物流师考试备考资料:物流信息化规划要点
物流信息化的意义与目的信息技术在物流活动中的应用直接导致了新的物流组织的出现,使得物流组织的层次不断提高。
现代信息技术影响物流组织逐渐升级的过程可以概括为:
1、80年代以前,以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的企业内部一体化物流组织;
2、80年代,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出现以后,可以概括为以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或edi为基础的专业化的物流组织;
3、90年代以后,以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物流流程的一体化组织,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物流企业。目的是:利用网络化、信息化的优势,通过对整个物流系统资源的优化整合,为社会物流系统提供共享交互的载体,为企业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增值服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物流系统的优化运作。
物流信息化的意义:
1、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2、物流资源的整合(信息处理的能力和信息管理的能力决定了整个供应链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决定了对顾客提供高效率高水平的服务的能力);
3、物流系统运行的优化(物流系统信息化可以减少物流信息的传递层次和流程、提高物流信息利用程度和利用率,以最短的流程、最快的速度、最小的费用完善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行,实现物流系统运行的优化);
4、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信息采集技术等信息技术的群体性突破,信息技术开始广泛应用到企业物流管理活动中,使得物流活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二. 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流程物流信息系统设计流程(总体规划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建立系统模型)
系统设计:主要分为系统设计、系统编程、系统调试三个阶段
系统总体规划:
1、定义管理目标(确定不同层次的不同管理要求与目标);
2、定义管理功能(确定管理工作中会出现的主要活动和决策);
3、定义数据分类;
4、定义信息结构(确定信息系统各个部分及其相互数据之间的关系,确定模块实现的有限关系,也就是划分功能子系统)。
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1、系统调研;
2、系统逻辑设计;
3、系统的物理设计;
4、系统的实施;
5、系统的维护与评价设计开发有: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原形法
三. 物流信息化解决方案
1、网络构架方案(基于远程拨号连接的解决方案、基于商业增值网连接的解决方案);
2、网络系统方案(建立完整的企业intranet构架体系、网络管理、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客户端操作系统);
信息化解决方案内容;
1、仓储管理信息系统;
2、运输管理系统(主要完成物流中心对外车的管理、自车的管理、配送管理、车辆油料和维修管理、车队成本管理和运输费用的管理);
3、客户服务管理系统(由市场营销管理、销售业务管理、客户关怀与服务管理组成);
4、eip企业信息门户(可达到以下目的:提高企业的品牌效应、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与满意度、拓宽销售渠道、降低采购成本、便于业务扩展,加强行业领导地位;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费用、使企业的供应链更加协调、高效);
5、财务结算管理系统;
6、决策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