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最新物流师物流术语辅导(十)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不断推进,资本流动国际化、跨国界生产和流通、在消费地生产和组装产品形成一种新趋势。跨国公司在全世界争夺市场过程中发现,国际贸易这种传统做法,常常受国际风云变幻影响,受局部战争干扰,受对方国政策阻挠,受关税、反倾销的措施限制。如果在开展国际贸易的同时,在贸易对象国建厂,不仅能解决上述问题,还能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廉价的土地、电力、能源等,好处甚多。在全世界的贸易对象国建厂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大幅度降低国际物流费用。于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在众多的选择对象中择优选择,结成广泛的生产、流通、销售网链便形成了一股潮流和趋势。
(二)由于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趋势的形成;也由于新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国际专业分工日趋明显;同时还因为国际贸易竞争、企业争夺国际市场的激化和为了降低成本,加强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大企业集团采取加强核心业务,甩掉多余包袱的做法。他们将生产、流通和销售等多种业务外包给合作伙伴,自己只做自己最擅长、最专业的部分。这样做既维持了国际贸易份额,又与贸易对象国紧紧地融合在一起,增强了抗风险的能力,减少了外界干扰。供应链形成后,他们既达到了预想的目的,又节省了费用,而利润不减少,稳定度加强,风险降低。
(三)互联网公众平台的实现,把世界经济带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传递打破国界和行业局限成为现实;信息共享,全球网络化信息传递使世界经济格局和贸易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跨国公司、大型企业只要资金雄厚,市场定位准确就能在全世界无限制地择优选择合作者,迅速构筑供应链,并能随时更换合作对象,永远维持供应链的最优化结构。因为实现了远程化运作,供应链的管理和决策者能够选择世界任何一个地区最可靠、最积极、最佳质量、最热情服务、最低廉费用的合作者,并可以作到随时筛选、随时更换,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供应链主宰者手中。
(四)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管理学、系统学、运筹学和组织学有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高水平、高智商、高专业能力和组织筹划能力的社会咨询顾问机构,这些机构能够为企业设计出现代化、系统化和可操作性极强的供应链系统。这种社会咨询机构或组织,拥有一批高精尖的人才队伍,掌握了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最新的信息手段。他们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能为客户设计出最佳供应链组合,构筑一整套高效益、低成本的供应链管理方案。
包装合理化
1.包装的轻薄化
2.包装的单纯化
3.符合集装单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
4.包装的机械化与自动化
5.注意与其他环节的配合
6.有利于环保
流通加工
物品在从生产地道使用地过程当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等简单作业的总数。
流通加工的目的:
1.方便运输
2.方便用户
3.方便综合利用
配送
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挑选、加工、包装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配送的特点:
1.配送是从物流据点至用户的一种送货形式
2.配送不是单纯的运输或者输送,而是运输和其他活动共同构成的组合体。
3.配送不是广义上的组织物资订货、签约以及对物资处理分配的供货,而已供货者送货到用户的服务性供应。
4.配送是在全面配货的基础上,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运送。
按配送组织分类:
1.企业内部配送
2.企业之间配送
3.企业对消费者配送
按照配送时 间分类:
1.定时配送
2.准时制物流配送
3.定量配送
4.定时、定路线配送
5.共同配送
配货作业方法
1.分货方法
2.拣货方法
配送路线的确定原则
1.确定目标
2.确定配送路线的约束条件
配送中心的工作流程
工厂—〉进货、集货、存储、分拣、配货、分发、车辆配装、送货—〉用户
配送中心的功能:集货、储存、分货和配货
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
要考虑到配送范围的距离、集货渠道的距离、实际交通状况,又要考虑时 间、费用和经济效益等因素
配送中心的功能划分:进货区、储存区、分拣区以及其他功能区
物流信息
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或者物流活动进行中必要的信息称为物流信息。
物流信息的特点:
1.物流信息量大
2.物流信息动态性强
3.物流信息种类多,由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之间的信息。
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企业针对环境带来的挑战而做出的基础信息技术的解决方案,使物流企业按照现代管理思想、理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说开发的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的特点:
1.集成化
2.模块化
3.网络化
4.实时化
5.智能化
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数据的收集和录入、信息的存储、信息的传播、信息的处理、信息的输出
物流信息系统的类型
1.操作型系统
2.决策型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
按照垂直方向:管理层、控制层、作业层。按照水平结构:供应物流、生成物流、销售物流、回收废弃物流的运输、仓储搬运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