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T台上的“国际范”
发布时间:2015-07-13 14:28:07
在全球流动格局下,在全球产业整合背景下,中国物流业也迅速发展。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物流大国,目前铁路货运、公路货运、快递量等都位居世界第一,中国航空货运位列世界第二。虽然中国是物流大国,却不是物流强国,这是业界达成的共识。
“中国物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首先是构建强大的、智能的国家物流系统;其次是构建面向未来的全球物流体系;再次是要构建一个物流的现代化。”最近,以“走向国际化的中国物流”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城市物流大会暨“一带一路”物流发展高峰论坛在浙江义乌召开,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魏际刚在解读物流业发展方向时表示,要建设全球物流体系,包括干线、网络全面衔接、全面协同。
随着中国“互联网+”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步加快,沿线地区的跨境电子商务和国际物流行业也呈现出繁荣的发展景象,“走出去,和海外物流企业直接对接合作”,成为国内物流企业的迫切需求。
760吨硫磺“跨境游”
日前,首批来自土库曼斯坦的760吨硫磺,经海运出里海、波斯湾,跨印度洋,在越南海防港上岸后,“乘坐”滇越铁路国际联运列车,抵达目的地开远市十里村火车站。滇越铁路国际联运线路的开通,为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和中亚国家之间开辟了一条安全、高效、便捷的物流新通道。
“我们的货物走这条通道比之前绕道广西防城港,再通过公铁联运周转到达开远,陆路缩短600多公里。”云南云天化集团开远红磷分公司储运部物流主管黄艾莎说,国际联运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以开远红磷分公司为例,该公司硫磺年需求量在30万吨以上,通过铁路运输,运费每吨可减少几十元,物流成本大幅降低。
从昆明铁路局传出的消息是,近期还将有1.5万吨硫磺通过此通道运抵国内。目前,云南省内多家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均对此条新增出海通道表示出极大兴趣,正在协商通过铁海联运的方式进口矿石等原料,再将化肥、饲料等成品出口至东南亚、南亚和中亚国家。
昆明铁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充分发挥中越国际铁路大通道运输优势,深入推进铁路国际联运业务,助推云南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
哈欧班列“拥抱”亚欧
6月末,乘着夏日的清风,首列哈尔滨至德国汉堡的哈欧货运班列跨越千山万水,让遥远的东方与繁荣的欧洲来了一个热烈的拥抱。
来自哈尔滨的李迎时在德国从事对华贸易已经二十多年了,这次哈欧班列的开通也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新变化。李迎时是德国奥利安特贸易服务公司总经理,一直从事德国房车的对中出口。他的货物以往都是从德国有限的几个港口如汉堡、不莱梅等通过海运运往天津港或大连港,最大的瓶颈就是运营时间和成本。从签订合同到货物运输到中国口岸通完关,目前是4至6个月。这对企业来讲,周期长,涉及到运营成本、银行利息、资金周转等等,压力很大。而且房车通常要加高加宽,海上的磨损很多。
哈欧班列开通后,直接打通了亚欧这条陆路通道,对于当地企业而言,时间短、货物安全性高,时间成本和物流成本都大大降低。
凭借着“距离最近、速度最快、成本最低”的强大优势,贯通伊始,哈欧班列就成为目前国内多条亚、欧铁路运营线路中最具商业价值的通道。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认为,龙江开通哈欧班列,从区域角度讲,对东北、华北地区,包括东北亚地区打开了一个高效便捷的新通道,对全国物流行业、物流企业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之路
近年来,各地纷纷加快了物流国际化的步伐。
近日,哈萨克斯坦国家铁路公司下属的“哈铁快运”与陕西企业达成协议。双方将以共建国际联运过境通道及货物配送基地为目标,在铁路运输、中转、仓储、整合及配送货物、组织货源、海关通关等领域深入合作,持续推动中哈之间的经贸往来。自“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陕西与中亚各国的经贸交流日益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