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者生存:创新思维激活铁路物流
发布时间:2015-10-20 13:45:00
从北京铁路局获悉,截至10月12日,“京津冀货物快运”列车承运零散货物26万余单、5062万余件、运送货物121.6万吨,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注入了活力。
由此不难看出,一切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在变,物流业也是一样。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物流由以煤炭、矿石、石油等为主的大宗物资的运输,渐变为以零散货物为主的碎片化运输。
10月8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从用电量铁路货运量的波动看结构调整的积极变化》的文章,文章指出,从铁路货运量来看,受制于铁路运力限制,我国铁路货运量增速一般低于经济增速,而经济下行期铁路货运增速回落较多。经济上行期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旺盛,带动铁路货运量快速增长;在经济下行期,市场对大宗基础原材料运输需求迅速减少,导致铁路货运弹性降低,甚至出现负数。
面对经济下行期大宗物资运量减少的实际情况,铁路部门不能有惰性和观望心理,也不能在等待中错失良机。大家都知道,风靡一时的诺基亚手机,在最风光的时候,占据着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诺基亚手机的性能及耐用度无可挑剔,可是在智能手机快速发展的时代,诺基亚制造商唯唯诺诺,不能够正确认识市场,不敢去创新,不去主动适应市场,最终怎么样?败下阵来!
对于铁路物流来说,面对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常态化,货运市场运输的物资,逐渐由大宗物资为主的“黑货”向以碎片化为主的“白货”转移,过去的管理方式、组织方式、受理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物流市场的需要了。
为此,铁路对于物流市场竞争力度的认识必须更加清晰,对于一系列不适应市场化的制度必须改革。“一口价”、“实货制”、“门到门”、“门到站”等措施推出,根据零散货物市场越来越大的现实,铁路及时开行零散货物快运列车,范围越来越大,距离越来越长,顺应了市场化发展的需求。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铁路物流已经初见成效,“白货”运输量在逐渐增加。开头说的“京津冀快运列车运送货物突破百万吨”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京津冀货物快运”业务的开办,改变了过去铁路货运只办理大宗和整车运输业务的状况,可以为零散货物和小批量货物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对只有几吨、几十公斤的货物也“来者不拒”,满足了京津冀地区中小企业灵活分散的运输需求,同时也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安全便捷的绿色物流通道。
不仅如此,随着物流电商平台的运营,大数据的利用,资源、信息共享,实现与公路、航空、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融合自然不在话下,而这一切在第一物流运力电商平台就能得到实现,让相互间的融合变得更加顺畅,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服务好物流市场。
找车,找货困难?所有车源,货源尽在<东亨物流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