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给物流装备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发布时间:2015-09-23 13:56:50
全国两会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方案已经开始实施,制造业强国目标也已经开始建立,“中国版工业4.0”蓝图即将绘就。随之而来的将是“中国制造”加速向“中国智造”转型,这意味着新的“智造时代”已经到来,物流装备行业该如何迎接这种转型呢?
而在利好政策的持续推动下,未来几年,符合新“智造时代”需求和特征的智能化物流技术装备将得到重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行业将持续高景气发展,进入快速成长期。
此外,今年国家还将出台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着力突破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推进其产业化发展。一大批高端、智能化物流装备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峰。
值得关注的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强调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由此,相关政策措施将很快制定落实,将会给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密切相关的物流技术装备带来重大利好。
挑战“高成本时代”
智能化发展是“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无疑将给智能物流装备带来发展机遇。而智能化一方面要支撑企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对抗”成本压力。
过去,由于中国具有低成本竞争优势,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被部分掩盖。然而,随着中国经济“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传统制造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渐消逝,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中高速增长、结构调整转型和深化改革的新常态阶段。经济发展放缓,而企业用工成本却不断攀升,这些都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多重因素影响下,智能化装备在诸多领域成为企业替代人工、谋求转型升级的不二选择,物流领域也不例外。智能化物流装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虽然从短期看,采用智能化物流装备会导致企业投入增加,然而从长远发展来看,智能化装备给企业带来的人力成本的节约和效率的提升,将使企业持续受益。
拥抱“工业4.0”
我国物流装备技术企业做好拥抱“工业4.0”的准备了吗?其实,一些优秀企业已经走在了智能化发展的道路上。
近年来,包括德马、北自所等国内物流装备技术行业领头羊在智能化领域都有所涉猎,或发布其智能化战略,或实施了智能物流项目,一场围绕智能化的产业革命正席卷整个物流装备技术行业。
在物流装备从自动化向智能化发展的今天,通过跨界融合、纵横联网,不仅能够让联盟内的主体之间开展多元化沟通,还能获取更多相匹配的资源,帮助联盟企业实现效能最大化和体量最大化;与此同时,联盟的方式也更加符合“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时代所倡导的一切人、设备、产品尽在智能化网络中的“大互联思维”。
作为物流装备技术企业,努力顺应发展趋势,积极提升物流装备的智能化水平才是王道,主动对接市场需求,才能将重大机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中国制造2025”给物流装备业带来的是机遇但同时也是挑战。
找车,找货困难?所有车源,货源尽在<物流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