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快递业为创业创新提速
快递业迎来重大利好。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快递企业兼并重组、上市融资;政府也将进一步简政放权,发挥法律法规、规划、标准对快递业的规范引导作用。
这是国务院出台的第一部全面指导快递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意味着官方的认可。论出身,中国的快递业就是个“野孩子”,纯由民间力量推动,在很长时间内因为动了邮政的“奶酪”而受到打压,但最终凭借旺盛的生命力从市场的缝隙中壮大。
意见将让快递业收获实实在在的利好,多个影响其发展的瓶颈将有望突破。比如,现行“一照一址”的要求,让每个快递点都需要配有单独的执照和财务体系,极大地增加了快递公司的运营成本。如果实行“一照多址”,不仅可以降低布点成本,而且有利于更快地扩大规模。
意见的发布不只是快递业的利好。在今年的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就表示,我很愿意为网购、快递和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做广告。因为它极大地带动了就业,创造了就业的岗位,而且刺激了消费,人们在网上消费往往热情比较高。意见也表明,国务院发展快递业的目的是“进一步搞活流通、拉动内需,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
正如总理所言,网购、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快递业的支持。根据统计,2014年国内电子商务交易额(包括B2B和网络零售)达到约13万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49.7%,达到2.8万亿元。而作为本届政府为振兴经济而推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施政目标,同样离不开快递业的鼎力支持。
大众创业是要激发出草根创业的热潮。传统创业模式要有门店、要跑市场,门槛很高。而借助互联网和快递业,门槛被大大削低。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淘宝村的兴起。阿里巴巴对淘宝村的认定有三个标准;一是经营场所必须在农村地区,以行政村为单元;二是电子商务年交易额必须达到1000万元以上;三是本村活跃网店数达到100家以上,或活跃网店数达到当地家庭户数10%以上。据此测算,截至2014年度,全国共有212个淘宝村,预计到今年底,能达到1000个。很多淘宝村过去是贫困村,也毫无产业基础,但互联网和快递业帮助它们跨越了现实鸿沟。
再看万众创新。新技术和新创意的涌现,让新型“小手工作坊”开始兴起;而工业4.0时代的到来,让规模化、集中式生产的生产方式受到挑战,传统企业也开始求变,尝试利用物联信息系统生产个性化产品。举个例子,矽递科技和柴火空间的创始人潘昊,创业初期就是在网上接单,再到华强北采购各种电子元件,提供打样和小批量制造服务,寄回全球创客使之能将创意变成产品,最终成长为全球前三的开源硬件厂商;海尔今年已经推出个性定制的家电产品,消费者希望洗衣机拥有什么功能、什么颜色都可以下单定制。这样一对一的产品当然不可能通过商场销售,只能由快递完成配送。
由此可见,发展快递业是在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布局,正如过去所说的“要想富、先修路”,快递业就是创业创新的“基础建设”。而与此同时,中国快递业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去年年底,德邦物流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其3.3250%的股份,叫价3.325亿,引发了物流界对中国大型物流企业估值的首次清点,估值最高的是顺丰,约为320亿。而全球最大的快递公司之一联邦快递,今年4月的市值约为470亿美元。
为创业创新布局,让快递业的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匹配起来,这才是快递业获得力挺的更深用意。
找车,找货困难?所有车源,货源尽在<物流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