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须找车鑑会 花钱又费时
发布时间:2015-10-24 15:40:09
警政署规画11月起车祸事故,将不再提供肇事原因初步分析研判表,民眾须改向各地车鑑会提申请,但全台15处车鑑会处理能量早饱和,若再涌入更多案件,处理时间更长,甚至造成委员不愿参与审案,对民眾来说,不只多花3000元又浪费时间,鑑定品质也受影响。
一名拥有10多年审案资歷的车鑑会委员说,目前各地车鑑会仅处理不到5%车祸案件,效率最好的台北市也要40天。未来警方不再做初判,每年50多万件车祸中,就算只有5%申请鑑定,也有5万多件,每天开会吃不消,何况多数委员担任教职或律师,很难有更多时间审案,届时可能面临审案时间拉长或品质降低。
公路总局辖下各监理所现设10处车鑑会,加上北市、新北、台中市、台南市和高雄市等直辖市车鑑会,全台共15处车鑑会受理民眾申请车祸按键鑑定,每年可处理案件约1万多件,民眾申请每次付费3000元。
对警政署做法,有学者批,警方担心争议就不做,是因噎废食,应想办法提升专业;也有人认为,警方不做肇因分析,只是将责任丢给车鑑会,问题并没解决,应从整体制度做全盘调整。
逢甲大学副教授李克聪说,警方应继续提供初步肇因分析给民眾,担心争议或民眾反弹就不做,实在「太消极」。
警大教授蔡中志则认为,车祸肇因分析很专业,警方较适合在车祸事故现场处理违规和搜证,肇事原因判断交给车鑑会较好。他建议,交通部应将行车纪录器列为标准配备,这样更有助找出车祸事故的肇事原因。
找车,找货困难?所有车源,货源尽在<物流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