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路“技术状元”、“火车头奖章”获得者共产党员赵常义
已近不惑之年的赵常义,自参加工作以来,总是默默之中寻求自己的人生轨迹,在平凡之中追求卓越。20多年来,他总是以一种平衡的态势不断向上伸展。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用这样的一句话来形容赵常义也许是最恰当的。8月10日,在锦州举行的全局第十九届职业技能竞赛货运系统决赛,赵常义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实作功底,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举夺得装卸值班员组第一名,荣获全局“技术状元”称号;9月21日,在合肥举行的全路第一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赵常义面对众多好手,沉着应对,最后力挫群雄,再次夺冠,并荣获全路“技术状元”称号和“火车头奖章”。
赵常义出生在营口市郊的一个农村家庭。他从小就很懂事、很要强,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他主动放弃了升高中、考大学的机会。199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铁路系统重点中等专科——沈阳铁路装卸机械学校。从此,他走出沿海小城——营口,来到省城——沈阳。从此,赵常义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火热的学习生活期间,别人打球,他在自习,别人逛街,他在苦读……
1996年8月,赵常义从沈阳铁路装卸机械毕业来到了营口站,当上了一名叉车司机。在工作实践中,他体验到了单调、枯燥、乏味,夏季一身汗,冬季满身霜,一度也产生过一些畏难情绪,感到自己是校门出来的,读了几年书,回来还照样当装卸工,他很苦恼。师傅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干什么工作,都要脚踏实地,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是金子,放哪儿都会发光的。”师傅的教诲和帮助,使赵常义的思想有了彻底的转变。既然选择了铁路、干上了装卸,就要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从此,他在工作实践中勤奋好学,无论在理论学习上,还是实际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都及时向老师傅们虚心请教,他的专业知识和实作技能在不断提高,很快成为装卸作业岗位上的行家里手。
日月轮回,斗转星移。转眼之间10年过去了。1997年初,因工作需要,赵常义被提拔为营口装卸技术员。新的工作,新的环境,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此时,他己成家养子,由于爱人工作在市内的营口物资公司,父母不在身边,他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但为了能尽快掌握新设备、新技术,他一边在工作中,向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在现场熟悉吊车、叉车、铲车等新设备,一边安下心来,学习装卸基本规章。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她便熟练了掌握了相关规章,并成为同行里的佼佼者。
2013年6月,铁路货运改革后,赵常义分配到鞍山货运中心营口营业部营口营业室担任装卸值班员。工作岗位变化了,他虚心好学的性格没变,工作环境变化了,他勤奋学习的劲头没改。他不但自己刻苦钻研技术业务,还带动班组的伙计们共同学习,大家不懂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装卸班组职工的整体素质也上了新台阶。2015年8月,赵常义代表鞍山货运中心参加沈阳铁路局第十九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货运系统决赛,面对如林的强手,赵常义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实作功底,良好的心理素质,一路过关斩将,荣获装卸值班员组第一名,被沈阳铁路局授予“技术状元”荣誉称号。
在别人看来,赵常义可谓一帆风顺,“技术状元”的获得也好象轻而易举。但熟悉她的人却知道,这些成绩来之不易。用他自己的话说:除了自己的勤奋和努力、领导的支持和关怀,更多的是亲人的支持。
赵常义有个幸福的家庭,妻子是营口地方企业——营口物资公司的职员,企业不景气时集体买断,在家相夫教子。她对赵常义的学习和工作十分支持,为了给赵常义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揽了所有家务,积极支持赵常义学习。在赵常义学习中遇到难题时,妻子尽力帮助她,鼓励她。特别是在备战全局第十九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货运系统决赛的关键时刻,妻子不仅主动担负起全部家务,每天还要帮助查找资料、核对答案,学习到深夜是家常便饭。赵常义每天除了在单位,回家时就是学习、看书,有时看着看着,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今年8月中旬,赵常义参加路局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并载誉归来,中旬领导特批给他一周假。可是,赵常义却因备战在合肥举办的全路第一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主动放弃了休息的机会,投入到紧张的业务学习和技术演练之中。在超负荷的集训中,赵常义每天只睡5、6个小时,做了大量的实做题及背诵大量的规章,在“学得广、学得透、学得精”上下苦功。功夫不负有心人,依靠勤学苦练,他敲开了成功之门。一举夺取了全路第一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装卸值班员组第一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今年以来,赵常义先后荣获全局第十九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货运系统决赛“技术状元”、全路第一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技术状元”和“火车头奖章”、鞍山货运中心“五星级”服务标兵等荣誉称号。
找车,找货困难?所有车源,货源尽在<物流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