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大事记
“十一五”规划构筑“1271工程”
2006年7月,《深圳市现代物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深圳将在由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现代物流业向供应链物流一体化方向的转型,并以海空两港为中心的物流服务体系为依托,将深圳融入全球供应链网络中,建设创新型的国内物流先锋城市、绿色物流前沿城市。
“十一五”期间,深圳将全面构筑现代物流业的“1271工程”,即一个枢纽、两个基地、七个园区和一个物流信息平台。
深圳海空两港吞吐量突破2000万
2007年,深圳港货物吞吐量达1.9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109.91万标箱,连续5年世界第四。其中盐田港区完成1001.57万标箱,成为我国首个集装箱吞吐量突破千万标箱的单个港区。
2007年,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大关,货邮吞吐量达61.6万吨,货邮吞吐量和旅客吞吐量在内地民航机场中均排名第四,深圳机场步入世界最繁忙单跑道机场行列。
首次提出“陆海空港”
同步发展思路
2008年4月,在深圳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完善陆路物流运输体系,促进陆路物流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品牌化,推动陆海空港同步协调发展。
这是深圳首次明确提出“陆海空同步协调发展”的思路,意味着深圳将把陆路运输提高到和海港、空港同样重要的位置来支持。
提出打造
“全球性的物流中心”的定位
2009年5月26日,《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获批。
《方案》提出,深圳将与香港功能互补,错位发展,推动形成全球性的物流中心,同时加强与香港海空港航运合作,打造世界级的港口群,支持建设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的物流枢纽、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多式联运中心和供应链管理中心。
找货困难?所有车源,货源尽在<物流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