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物流风险防控国际经验
发布时间:2015-10-19 11:38:13
从2010年至今,全球约有13000个危化品爆炸事故,危化品物流安全问题受到全世界的关注。美国等一些国家在危化品物流事故频发后,通过提高标准和运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对危化品物流风险进行防控,取得一定成效。
2013年美国得克萨斯州“4·17”大爆炸事故,爆炸地点周边四个街区被完全摧毁,引发2.1级地震,50栋公寓楼只剩框架。事后美国消防局、得克萨斯州公共安全部门以及美国烟酒枪炮及爆裂物管理局共同对事故进行调查,发现事发工厂硝酸铵仓储间距不符合标准。美国化学安全和危险调查委员会事后调查了全美1351家化工企业,对不符合30英尺(约9米)以上仓储距离标准的硝酸铵仓储企业进行处罚。而我国相关标准仅要求垛与垛间距大于1米,主要信道宽大于2米,都远低于美国9米的标准。
美国为了对危化品物流风险进行预警评估,十分重视对危化品物流信息的采集工作,专门出台了要求企业上传危化品物流数据信息的联邦标准(FED-STD-313),要求危化品安全相关信息、运输信息等必须按照标准制定的信息表格(MSDS)定期提供给政府主管部门,并将数据信息提交到专门的危化品管理信息系统(HMIRS),如违反规定的企业主将被处以最高10年监禁和1万美元罚款。而我国暂时没有全国性的危化品物流信息系统,不能实时掌握企业危化品相关信息,危化品物流风险预警体系没有数据信息支撑。
找车,找货困难?所有车源,货源尽在<物流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