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变形”记
“制造企业出口量明显减少,直接导致物流企业业务缩减,单靠原有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了。”蒋崇志是东莞市聚源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同时也是东莞市国际货运代理专委会主任。在他看来,进入下半年,欧美经济环境持续疲软、物流出口业务的低迷仍未得到改善,东莞物流业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根据国内最大的中小企业进出口流程外包服务平台深圳一达通日前发布的《珠三角中小企业外贸指数报告》,今年7月份有39%的企业出口量低于6月。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东莞物流业开始求变。
“原本货代公司只做海运一个环节,现在则要向保税、报关、退税等环节延伸,提高附加值。”蒋崇志说。而除了货代业以外,制造业加速转内销的趋势使得大量物流企业开始进军国内专线运输领域,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则使不少的大宗物流企业开始向快递领域进发。
货代公司业务链条延伸
事实上,一直以来物流企业之间的分工非常明确,不同的企业负责不同的环节。以货代为例,制造企业的一批货物要出口,必须先后找到货代、报关、保税仓储、退税等各个环节的不同企业,以完成整个出口过程中的各项事务。
但是,今年以来严峻的外贸形势,却使货代行业开始了一轮自发的整合。“以前我们公司只做海运,但现在除了原有的海运业务之外,出口链条上的其他环节也已开始涉足。”蒋崇志说,聚源公司目前的业务已经延伸到海运、报关、保税仓储、验货、退税等各个环节。与原有的业务模式相比,优势在于减少了货主企业的时间消耗,降低了出口过程中的风险,在服务方面进一步提升。“简单地说就是提升了服务的附加值,制造业出口只需要找到一家企业,就可以完成所有环节,省时省力。”
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货代企业业务链条的不断拓展,实际上也是被欧美低迷的经济形势“逼”出来的。“制造企业出口的业务本身就减少了,如果仍然死守着一个环节,业务量的骤减是必然的;而业务链条拓展以后,虽然业务量不会增多,但单笔业务的附加值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或会有所提升。”上述人士透露,目前很多货代企业都有意打造“一条龙”式的出口服务,但囿于种种软硬件条件的限制,真正实施的仍是少数。
“业务链条的延伸主要考验企业的两种能力,一是人才的储备,包括专业方面的人才和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二是管理者的协调管理能力,如果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无法将各个环节的业务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为货主提供良好的物流服务。”蒋崇志认为,今后货代业的趋势将是纵向的整合,尽管很可能一时之间难以立竿见影,但随着贸易格局的逐渐改变,囊括整个链条的“一条龙”物流服务才是趋势所在。
大举进军国内专线运输市场
另一方面,欧美经济环境的持续低迷,近年来也使东莞大量制造企业转战内销,相应地催生了庞大的国内专线运输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物流企业没有死守外贸物流,而是顺应时势开始布局国内专线市场。
日前,东莞市富意斯物流有限公司与赛宇物流有限公司宣布,并购东莞鹰翔运输有限公司。富意斯物流创始人陈辉对记者称,此次并购主要是看中了鹰翔运输在国内专线运输市场尤其是川渝线的资源优势。“外贸的低迷在造成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陈辉认为,物流企业如果能够把握住制造业转内销的机遇,今后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东莞市物流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今年以来东莞物流企业布局国内专线运输的势头十分猛烈。“国内专线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服务要求也水涨船高,通过并购抱团作战的案例今后在东莞会越来越多。”物流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娄晓霞直言,国内专线运输的体量不断增大,物流企业单打独斗或难以应对,因此行业接下来或迎来“并购潮”。
记者了解到,除了不少专业性、出口类物流企业转战国内专线运输,原有的国内专线运输企业也在不断地拓展业务。一家主营东莞到江苏线路的物流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几个月来对货运量数据的分析,该公司决定开拓东莞到西北专线,加快在国内专线市场的布局。
陈辉向记者介绍,目前除了北京、上海、珠三角等一线城市和区域,东莞到国内其他区域的专线运输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尤其是西南片区,现在东莞川渝专线直接发车的运输物流公司一共只有7家(包括富意斯、赛宇物流和鹰翔运输)。”陈辉说,虽然东莞大多数企业并不具备全面布局的能力,但只要选择深耕一条线路,仍然能够在抢占国内专线运输市场的战争中占得先机。
实际上,富意斯物流原本是一家专业性的电梯物流公司,而本次跳出行业物流的局限涉足专线运输,正因为看到了国内专线运输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
大宗物流向快递业演变
除了业务链条的延伸和国内专线运输市场的布局,目前东莞物流业还出现了第三种变化。根据东莞市物流行业协会的观察,今年来一些大宗物流企业开始蠢蠢欲动,有意涉足快递领域。“我们在和一些大型的大宗物流公司交流时发现,很多这样的企业都正在计划进军快递领域,有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做快递,这种趋势非常明显。”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物流行业内,大宗物流和快递业务原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业务模式,而由于东莞的制造业特色,以往绝大部分的东莞物流企业都主营大宗物流业务,对于“小打小闹”的快递业务则并未在意。南方物流常务副总经理陈少鹏告诉记者,目前在整个东莞物流产业内,只有约10%的企业做的是快递业务,其他大多都是大宗物流产业链上的企业。“今后这个比例会逐渐发生逆转。”陈少鹏认为。
同陈少鹏持相同观点的业内人士不在少数。事实上,由于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制造业的销售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原本是从制造商到贸易商再到消费终端,物流企业只负责从制造商到贸易商的环节,这是大宗物流;而现在的趋势是贸易商会逐渐出局,制造企业直接面对众多分散的消费终端,为了顺应这个趋势,大宗物流必须向快递转变。”业内人士认为。
除此之外,东莞市物流行业协会还发现,部分物流企业在外贸低迷的形势下,玩起了“大跨界”。“一些物流企业自己建了电子商务平台,现在不仅仅提供物流服务,还做起了商品销售。”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找货困难?所有车源,货源尽在<物流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