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危险品物流安全措施
工业危险品是工业的维生素,现代社会人类想摆脱工业危险品是不可能的。不过,把工业危险品的危险性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还是可以做到的。
20年前,德国一家化学工业公司(后被一法国化学工业公司收购)曾经给中国有关行业做过危险品物流安全保障的咨询,介绍了防止和避免发生事故的主要措施:
——合理包装;
——选择正确的运输途径和运输方式;
——选择合适可靠的运输公司;
——公司、供货厂商和客户之间的积极合作;
——对员工、客户和辅助人员进行情况通报,提供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
——对运输过程(作者注:包括在危险品集装箱中转站的装卸和存储)和车辆进行经常性检查;
——定期进行安全教育。
采用罐式集装箱作为危险品的包装是危险品物流包装模式的革命。罐式集装箱厚厚的罐体像一层装甲,保护危险品既难于泄漏,又难于被引燃引爆,大大提高了危险品运输和储存的安全性。
而用成套安全措施“武装”起来的危险品集装箱中转站则是罐式集装箱的孪生兄弟。在危险品集装箱中转站里有大量的应急技术措施,场地上遍布消防水龙头,消防泡沫罐等消防设施,有的还有自动消防装置,一旦发生事故,几十秒甚至几秒内这些消防设施就能启动救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危险品集装箱中转站的排水措施。集装箱的箱位一般是在一个围护浅池内,浅池内最低处有排水口,排水管道通向一个集水池,集水池内的水有一定的深度,在这个箱位上的集装箱的危险品液体万一泄漏或有消防排水,就可及时地排往这个集水池。场站的地面上也有排水孔通向这个集水池。这样就防止了泄漏的危险品和含有危险品的消防排水在场站的地面上大量积存漫流。
在危险品集装箱中转站,至少有一辆消防车随时可以出动使用,附近还驻有消防队,以保证在发生意外时,至少有一辆消防车能在几分钟内赶到现场救助,大量的消防车能在十几分钟左右的时间内赶到现场。
每种类型的危险化学品,都有相应的事故应急处理措施;按照规范,运输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环节的安全管理人员,在接收集装箱之前,都已熟知对这种化学品相应的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在发生事故时,一般只有一两个集装箱出意外,泄漏的化学品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一般都能转危为安。
当然,在人口和产业稠密区应避免建立大型危险品集装箱中转站。在这些地方装卸危险品集装箱,一般都要控制危险品集装箱的数量,尽快将其运给客户或运至地处人口和产业稀少的危险品集装箱中转站存储。对于华北地区来说,渤海的海岸线如此之长,地广人稀的地方到处都是,没有必要非要在人口和产业集中的天津滨海新区建立大型危险品集装箱中转站。
愿危险品物流的从业者,都能吃一堑、长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