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指南网!
电话:400-056-1756
热门地区: 北京 上海 广东 浙江 江苏 天津 重庆 山西 山东 河南 四川 湖北 福建 陕西 湖南 云南 广西 安徽 河北 海南 辽宁 青海 吉林 甘肃 新疆 江西

资讯中心

中国物流业的空间

发布时间:2015-09-29 10:44:20

中国国民经济在“八五”、“九五”、“十五”计划建设时期高速发展,要求物流体系迅速与现代化相适应。国家为高速发展物流业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八五”计划中明确把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物流业做为重点;“九五”计划时期,开展物流研究、提高物流水平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成为共识,物流系统建设向标准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十五”计划期间,中国确定的物

流发展总目标是逐步提高社会化、专业化物流配送在生产、流通领域中的比重。“十一五”期间,现代物流发展的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立快捷、高效、安全、方便,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幅度提高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

一、“粗放”的中国物流

近年来,中国现代物流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仍处于初级阶段,依然停留在粗放式经营的层面,质量和效益还不理想。国际上通常把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作为衡量物流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指标。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自1998年降到21.4%以来,连续7年上下徘徊,2004年仍为21.3%。而发达国家这项指标已经控制在10%左右。虽然产业结构有所不同,但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中国物流发展的水平不高、效率偏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体制障碍突出。当前,中国物流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障碍是现行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如对运输的管理,是按不同运输方式划分由不同部门管理的,使得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存在交叉和重复,难以有效合作、协调;又由于现行的财政体制,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也都自成一统,地区封锁、市场分割成为阻碍物流产业发展的另一大顽症。这种体制弊病是与现代物流应有的跨区域、跨行业、网络化的特征格格不入的,它直接导致了各种存量的物流要素的分散和难以整合,使得各种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缺乏必要的协调,导致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造成物流资源的浪费。而从体制上解决条块分割的问题,创造统一的物流市场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

二是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依然存在。在物流需求方面,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中国相当多企业仍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还不能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据调查,工业企业中31%和50%的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身和供应方企业承担,而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9%;生产企业成品销售物流中由企业自理、企业自理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承担比例分别是27%和55%,而全部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8%;商贸企业物流执行主体27%为第三方,11%由供货方承担,62%由公司自理。目前,多数企业内部各种物流设施的保有率都比较高,并成为企业经营资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工商企业对高效率的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这也是当前制约中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找货困难?所有车源,货源尽在<物流指南>!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9:00-17:30

选择下列客服马上在线沟通:

客服
热线

400-056-1756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保险
电话

028-95518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扫码下载APP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