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兰州双城同争“丝路物流枢纽”
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开展钻研院院长李钊亦走漏,西安国际内陆港正在请求港口代码,归入港口系统,同时筹建内陆港港口协会,以打破“最后一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港口。
两座城市的“比赛”/
两座地理地位相近的东南城市,建立国际港务区,且均意在筹划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物流枢纽,或多或少有几分竞争的火药味。
不过,对于西安国际港务区来说,兰州角逐“内陆港”并不会对其造成间接要挟。西安国际港务区人士通知《每日经济消息》记者,从目行进度看,兰州方面建成港务区尚需通过多道关口,从时光上并不对西安造成多大竞争。
“兰州的国际港务区,从动议到真正经营至少须要三年左右的时光。”李钊在接收媒体采访时示意,从西安的经历看,一个港务区从想象到成立经营,其间须要打破的行政壁垒较多,比方海关、沿海港口、铁路中心站等,都须要外地政府领有较多资源。
只管西安方面对此颇为悲观,但《每日经济消息》记者注重到,对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枢纽,单方却从未停滞过暗自的比赛。
在以上区域经济概念提出之初,兰州便高调赴北京召开消息宣告会,提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心节点城市,标明其在丝路经济带中的地位。尔后兰州在屡次政府会议中亦一再强调有关“丝路经济带”节点城市和黄金(1360.40, -12.50, -0.91%)段的提法。
西安也不甘落伍。在西安宣告的《对于放慢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终点的实行规划》中,提出把西安建成最具开展生气、最具翻新才能、最具辐射带举措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终点。
在详细行为上,西安提出放慢领事馆区建立、开通国际货运班列、实现中国西部-欧洲西部公路对接等多项规划事项。目前“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已经开通。
与之绝对应,“长安号”开行的同时,兰州恰恰宣告规划国际港务区。此外,兰州亦希冀兰州新区可以承载起打造向西开发策略平台的主要使命。
对于上述情况,张宝通示意,竞争诚然客观存在,但两座城市的对比劣势不尽雷同。
“丝路经济带的提出对于东南内陆城市而言,均是百年不遇的时机,兰州要规划国际港务区无可非议,市场经济就是这样,有竞争才是正常的。”张宝通示意。
但从交通区位、经济总量、科教实力和产业劣势方面,两座城市若作对比,张宝通坦言,兰州与西安相较间隔颇远,“西安人口是兰州的两倍之多,经济总量亦比兰州大。”
数据显示,西安常住人口约800万,兰州仅有385万。截至2013年底,西安的GDP为4884.13亿元,兰州为1776.83亿元,前者是后者近3倍。
而在交通区位上,西安更具备劣势,西安市是内陆最大的交通枢纽,西安国际港务区是中国最大的国际内陆港,张宝通示意“这是兰州无可比较的。”
对于西安和兰州可以造成的货源和腹地之争,张宝通婉言,竞争很正常,丝路经济带上不会只是一个中转枢纽,但单方的产业和产品构造更多是互补的,“西安的是高新技巧、设备制作和电子信息产业,而兰州是原材料产业,恰恰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