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2014年,物流企业的高成本、高投入、高风险、高税负和它的低收入、低门槛、低报答、低利润,已造成显著的两极分化。中小型物流企业将来如何发展,成为须要深思的问题。
企业难筹车辆更新款
为落实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2012年8月20日,上海市环保局等6个部门颁发了《对于推动落实高净化汽车淘汰及限行工作的实行看法》。《看法》请求私人和企业提早淘汰高净化的黄标车。作为物流企业,理当承当社会义务,淘汰黄标车。但是更新不达标的车辆,须要数以百万计的资金。而大多数中小型物流企业,是通过多年来的苦心经营,从最初的几辆汽车展开到如今十几、二十几辆汽车。但是政策请求,2008年之前买的车在2014年12月31日之前必需置换。今年限期置换,国家对2007年置办的汽车最高补助仅为1.5万元,但如今每辆车的置办费在30万-40万元。
另外,《看法》还规则,假如企业在今年4月之前改换新动力自然气车辆,将补助10万元/辆。但这些用气汽车比用油汽车的置办成本要高出10多万元,而且这些补助不是在购车时抵扣掉,而是依据车的用气量来进行权衡,所以这项补助是在该车经营了半年甚至一年后,经过审批,能力拿到。如今十多辆车一起置换,须要几百万元。有人说能够向银行存款,但银行存款年利率为7%左右,而运输企业的利润仅2%。所以摆在物流企业背后的难题是:换,意味着成本大幅度上升;不换,意味着企业将减少范围,甚至淘汰出局。
物流业利润大幅下降
近10年来,特别是最近三四年,物流企业的利润在大幅下滑,利润从之前的30%下滑到如今的2%-5%。
为此,记者给物流企业的利润算了一笔账:从收入看,近10年,物流供给链中的运输、仓储、货代等服务型企业的运费、包干费等岂但没有上升,反而比10年前下降了30%。从成本看,油价、员工工资和治理费用却在一直地上升。油价从2003年的每公升2元上升到目前每公升的8元左右。员工工资从10年前的月薪2000元进步到目前的四五千元。驾驶员工资从2000元上升到8000元以上。2003年公司聘请的外来员工只有交118元的社会综合保险,如今无论本地外来员工一概都要交五险一金,随着工资的上涨,五险一金也在水涨船高。再加上十年来房租、水电、办公用品等费用至少上升了50%。
通过上述对比,显著能够看出,企业收入在下降,但成本在上升,在二者的独特作用下,物流企业的利润大幅下降。
企业税负不降反增
自2012年上海市展开交通运输业“营改增”试点以来,局部物流企业的税负增加了一倍以上。“营改增”的初衷是下降物流等服务性行业的税负,避免重复纳税,实践状况却并非如此。
税负不降反增的症结原因在于税率不统一,以及各企事业单位开出能抵扣名目标发票很少。货代企业的大局部收入属于代收、代付、代垫杂费,包含港口附加费、换单费、环污箱费、上下车费、打单费、港建费、港杂费等。这些费用占货代企业销售收入的85%以上。依据行业通例,一单业务实现后给客户开具的是蕴含上述一揽子金额的增值税发票。自2013年开端,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向国家税务总局提出,属于国际货代运输业务能够向外地税务机关请求免税治理方法后,船公司开具的港口附加费、环污箱费、修租费、租箱超期费、换单费、上下车费等都是普通发票,不再供给可抵扣的增值税发票。另外,海关商检等行政事业性单位所开具的行政事业性收据亦不可抵扣。此外,港口收取的港建费,公路收取的路桥费等都是定额发票也无法抵扣。至此,“营改增”实行后,企业缴纳的税费比本来的营业税增加了一倍。
亟盼扶持办法出台
以后物流行业面临的窘境丞需政府加以援手,记者倡议实行下述两项扶持办法:
一是,对于如期淘汰黄标车置办新动力用气汽车的中小型物流企业,除维持每辆车补助10万元以外,另外增加一项供给贴息存款的办法,赞助企业处理资金难题。依据须要置换车辆的数量和单价,核定贴息存款的额度。
二是,为到达通过税制革新为企业减轻税负的初衷,下降中小型物流企业的税负,能够参照国际货代运输业务的方法,无抵扣局部许可开具普通发票。或是以2012年税改前中小型物流企业的税负为基本,核定其每万元营业收入的税金,按此规范纳税,超越局部予以减免,避免因税制革新减轻中小型物流企业负担。
更多物流信息查询欢迎点击:东亨物流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