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里”自建货运的选择余地更大
一直以来,支付、信用和货运是阻碍电子商务展开的“三座大山”。如今,随着支付的不便性、信用度的提升,以及消费者网购习惯的形成,支付与信用方面的压力正逐步缓解,但货运的瓶颈却日益重大,“最后一公里”几乎成为众多电商网站最为头痛的问题。
近日海外首次宣告的《网购快递满足度监测》报告显示,网购快递的服务整体满足度仅为39。8%,而在电商投诉的数万起案例中,货运引起的诟病最为突出,尤其是第三方快递公司的服务态度和商品保证上,扯了电商网站提升用户满足度的“后腿”。
自建货运只管需要在短时间内投入大批资金,在企业资金链方面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但由于其可以提供电商以及消费者所需要的特征化服务而成为很多电商的首选,而在最后一公里配送方面,自建货运的选择余地也更大。
以京东为例,在商品到达配送站点后,京东商城配送员先用PDA对商品进行扫描并进行二次分拣,将商品遵循大小件和配送地址的远近,装进送货箱,提升配送员的义务效率。或者将商品直接配送至京东的各个自提点、自提柜,并及时通知用户取件,多种方式同时推进以缓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作为京东的竞争对手,天猫也赶在“双11”之前,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580多个不便店、社区网点设立“社区服务站”以缓解末端配送的压力。
业内专家认为,天猫只管提前在自提领域进行计划,但由于目前海外消费者的观念尚未从“等快递”向“取快递”进行转变,使得“社区服务站”对于目前市场而言实际功用大大降落。但该专家还表示,快件自提是满足消费者对于电商配送特征化需求的形式之一,其市场潜力较大,“无论自建货运体系还是社会化货运,采用自提点形式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需要的是以时间进行计划和转变消费者的观念”。
网上找货、找车就上东亨物流指南网(https://www.wlz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