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网络回归到货运的“流”上
首先,菜鸟只有“头”,没有身子,而且“头”都是兼职的。马云是惟一一个号称退休了可以全职的,但是究竟能分出多少精力去发展菜鸟网络,难说!沈南鹏虽然是CEO,但是同样也是银泰的董事长。其他各位人等也都处在各个企业的关键执行岗位。各自能有什么样的精力去支持和发展菜鸟网络的货运业务呢?也许,马云用的是一招“引蛇出洞”。他发布一个目标,自然会引来各种的好事之徒进行思考和评论,然后马云择其合意的进行采用和发展,但是这是一个不靠谱的过程。
其次,“三通一达”未必会对菜鸟进行全力支持。虽然“三通一达”被拉进入伙了,1%的股份占比除了对外有宣示同盟的意义之外,实质上并没有太具体的内容。要知道通过互联网控制货运,必然导致“三通一达”总部管理职能的丧失,即使这是未来的必然,但是“三通一达”的老板们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束手就擒的。如果“三通一达”都不支持,菜鸟网络的快递网络又能如何组网成功呢?
最后,实现的方式是错误的。通过仓储的辐射,固然可以部分的解决相关问题,但是货运的关键并不是在于“存储”而在于“流通”,快递更是如此。通过阿里现有的商业数据,的确可以分析出在什么位置建仓、建点是最为合适。但是,通过这些仓将商品进行集散,然后再分拣辐射出去,想法固然好。但是这需要建设多少个仓?天下的商品又何止千万呢?显然,这种方式是很难实现马云的战略目标的。
要想实现马云提出的战略目标,马云的着手点必须回归到货运的“流”上,实现如何能让“物畅其流”。而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TCP/IP协议,它能让数据包在Internet上畅快的流动。而“货运智联网”的原理就是参考TCP/IP协议,将包裹抽象为数据包,将货运资源抽象为路由节点以及路由线路,这样包裹就能在节点和线路之间按照其发货人和收获人进行自由的流通和传递。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将货运进行互联网化,各种货运资源都可以敞开的接入到网络中形成公共的货运服务能力,从而提供给所有的发货人和收货人进行使用。这样,我们就能将货运在IT技术的支撑下进行互联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