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渣滓”服装 货源来自广东汕尾
这几天气象渐冷,许多市民正在忙着增加衣物,可在选购衣物时千万别光图廉价。这不,几天前本报热线接到一名在校大学生打来的电话,他在步行街九狮桥左近的一个小巷内购置了一件“外贸服装”,买回去后发现衣服外部有一块褐色污渍。经过记者考察发明,这些衣服可能是“洋渣滓”,货源来自广东汕尾市一个以出产“洋渣滓”服装著名的小镇,那里的老板甚至间接通知记者,他们从国外出口二手衣服,加工一下,就卖向全国各地。
新买“外贸服装” 有污渍
小孙是合肥一所大学的大二学生,这段时光正预备添置过冬的衣服。上周五,他听同窗介绍说,在步行街一个中央卖“外贸衣服”,全是“走私”来的,价钱十分廉价。
小孙遵照同窗给的地址,离开步行街九狮桥旁的一处小巷子里,在其中一个专门发售外贸服装的商店里,筛选了一件深蓝色的羽绒外套,外套的标签上写满了看不懂的韩文。外套上没有包装,也只要这一件,店里老板通知他,为了避免海关查处,包装和标签都在走私来的时分撕掉了。最终,小孙以一百元的价钱,购置了一件韩国产的羽绒外套,款式也挺新潮。
回到寝室后,他预备穿起来给同窗们秀一把,没想到,他在脱下这件外套时,偶然发明腋窝处有一片褐色的污渍,“像血渍,又像咖啡洒在上面,衣服上还有一股化学药品的味道,似乎是创新过的。”这时,班里的一位同窗通知他,他能够买到了“洋渣滓”服装,也就是国外二手衣服,以渣滓的价钱发售到海内后再进行创新,而后打着外贸服装的名义卖到全国各地。
店主称 “都是走私服装”
12.2下午,记者遵照小孙供给的地址,离开步行街九狮桥左近的勤奋巷北侧一个不著名的小店,这里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几处古老的门面房,店门口挂满了各色各样的衣服,和其余服装店不同,这些店面没有任何文字招牌。
走进这个小巷最西端一家门面朝北的店面,店门前坐着一名中年妇女,正在整顿叠放在椅子上的一堆衣服。在店门口堆满渣滓的花坛上,平摊着几件没有外包装的外套,正在太阳下晾晒。她自称姓孙,见记者前来筛选服装,孙老板热心地向记者引荐着衣服款式:“毛衣有30元的,有50元的,普通羽绒服都是100元一件,都是韩国最新款。”
“这么廉价,不会不是新衣服吧。”记者问道。“夏天的衣服更廉价,衬衫只要十块钱一件,咱们做的重要是个量,薄利多销。”孙老板有些不耐心地说,并没有侧面答复记者问题,只是用“都是能穿的衣服”来敷衍。
记者走进店内,细心检查这些挂在衣架上的衣服,衣服上没有任何包装,标签上写着看不懂的韩文,衣服大局部都有些发皱,有的衣服上还能看到没有清洗清洁的污渍,并且大局部毛衣上散收回一股石蜡的异味,任何一款衣服只要一件,想筛选适宜尺码的时机都没有。“不必担忧,都是走私的外外货,发物流过去的时分,折得有点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