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消费者负担重
据新华社昨日报道,目前,末端配送成本已经占到物流行业总成本的30%以上,大批的社会资源消耗在了“最后一公里”上。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9。4万亿元,约为GDP的18%,比世界平均水平高6。5个百分点,比部分国家高出近一倍。
媒体评论
【不能“一边捆着草一边饿着牛”】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正在吞噬着消耗者的“钱包”,如何使高出国外近一倍的物流成本不再让消耗者买单,迫切需要一种改变现行物流系统和规模的通道。
专家认为,我国物流服务组织化、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低,直接导致“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效率较低,成本较高,“一边捆着草,一边饿着牛”的现象对照突出。
城市配送区域始终扩大,配送需求量始终跃升,需要投入更多的配送车辆。但由于物流供求信息渠道不畅,城市“最后一公里”往往是“有货找不到车,有车找不到货”,造成对照严重的空驶等问题。
一些消耗、流通企业自建自用物流系统,而且一般不对外提供服务,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场的比重不到25%,而日本、欧洲和美国等已逾越70%。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封闭式的自用物流,由于没有竞争力,很难提高物流效率、降落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公路免费、罚款等直接推高了物流成本,路桥费和罚款至少占企业物流成本1÷3以上。过度的市区交通掌握,导致物流“最后一公里”费用激增。
随着网购蓬勃展开,“最后一公里”问题愈发凸显。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德荣指出,积极推广奇特配送等先进情势,有利于提高集约化水平和物流设备运用率,降落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专家认为,通过信息化平台和大数据服务,解决物流供需双方“找不到”的问题,不仅有利于降落信息搜集成本,也十分相宜我国物流资源“小散弱”的国情。未来物流业有可以像“云计算”一样组织“云物流”,进而大大降落社会物流成本。东亨物流指南(www.wlznw.com)